珠江口东西两岸,近年来相继成为大湾区城市高规格、大手笔倾力打造的重点片区。而随着《深圳市国土空间规划(2020-2035)》(草案)公示,交通、产城等领域一系列规划的提出,“深圳都市圈”的伙伴们对于加快区域协同发展,携手共建粤港澳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,信心倍增,脚步铿锵。
深圳突破空间制约拥抱湾区引领湾区
《深圳市国土空间规划(2020-2035)》(草案)提出,深圳将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,高标准规划建设“深圳都市圈”,在主动担负起区域协调发展引领责任的同时,也为深圳在不“扩容”的情况下,破解超小空国土间、超高强度开发、超大型城市治理难题,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,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宽广的胸怀,拥抱湾区,引领湾区,携手周边城市共建粤港澳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。
《规划》(草案)擘画的蓝图上,珠江口两岸进一步融合互动。
推动产城融合方面,深圳将提高与珠江西岸城市的联通水平,加强与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联动发展,创新产业园区共建、产业梯度转移、产业链协作机制。
交通枢纽能级提升方面,深圳将持续完善跨珠江口的通道体系规划建设,到2035年形成“三路四铁”的跨珠江口通道布局。“三路”指外环高速公路西延跨江通道、深中通道和深珠高速公路通道;“四铁”指深茂高铁、深南(深圳—南宁)高铁、中深惠城际和深珠城际的跨珠江铁路通道。这将与虎门大桥、南沙大桥、港珠澳大桥、中南虎城际等通道,共同构成互联互通的大湾区交通网络,促进珠江口两岸城市一体化发展。“打造‘轨道上的一小时深圳都市圈’。
注:图文来源网络